原作者: @Web3 马里奥 (https://x.com/网络3_mario)
上周最火的话题肯定就是 ZKSync 的公开空投检查了,原本笔者在学习和写一些 TON DApp 开发的学习心得,但看到这个争议事件以及在社区引发的广泛讨论,有些感触,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希望与大家分享。总体来说,ZKSyncs 的空投计划采取基于产权证明的分配方式,更注重对开发者、核心贡献者和 ZKSync 原生 Degen 鲸鱼的奖励,造成了原生 Degen 鲸鱼在笑,LuMao 工作室在喊的局面。
社区争论焦点:互动是关键还是资金量是关键?
长期以来,Web3 行业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通过以下方式吸引用户使用产品的范式: 空投s,从而实现项目的冷启动。这在Layer 2赛道尤其如此。它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引导开发者和用户对潜在空投的预期,激励开发者积极建设和维护DApp,激励用户在发展初期将资金桥接到目标Layer 2,并积极参与目标Layer 2上运行的DApp,从而达到活跃生态的目的。
因此过去用户普遍预期ZKSync的空投额度将与其两大直接竞争对手Arbitrum和Optimism相媲美,当然从行业影响力、VC背景、募资规模等角度来看,这个结论合乎逻辑,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也导致不少复用过往经验参与ZKSync的用户似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奖励额度,从而导致社区陷入广泛争论。
为了探究这场争论背后的原因,探索一些对未来的参考意义,自然要回顾一下 Arbitrum 和 Optimism 之前的空投规则。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 Arbitrum 的空投活动,该活动可追溯到 2023 年 3 月,它向 Aribitrum 用户分配了占总供应量 11.62% 的 Arb 空投,向在 Arbitrum 生态中运行的 DAO 分配了 1.13% 的 Arb 空投。空投活动的设定基于 2023 年 2 月 6 日的快照数据。针对用户的具体规则如下:
-
跨链到Arbitrum:用户需要将资金转移到Arbitrum One或Arbitrum Nova。
-
不同时间段的交易:用户在两个不同月份、六个月不同月份或九个不同月份进行过交易。
-
交易频率及交互:用户进行了4笔、10笔、25笔或100笔以上的交易,或与相应数量的智能合约进行了交互。
-
交易金额:用户进行的交易总金额超过$10,000、$50,000或$250,000。
-
提供流动性:用户已存入超过$10,000、$50,000或$250,000的流动资金
-
Arbitrum Nova 活动:用户在 Arbitrum Nova 上进行了超过 3、5 或 10 笔交易。
每条规则都会有特定的分数计算方式,上限为 15 分,这个分数用来决定用户可以获得的 Arbs 数量。计算方式可以近似为线性关系,但起始奖励从 3 分开始,上限为 10,200 Arbs。对于 DAO 的奖励,具体金额直接由活跃度评估方式决定。从结果来看,有 137 个 DAO 获得了空投,其中 Treasure 和 GMX 获得的最多,分别获得了 800 万个 Arbs。按照目前的现实,这确实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 Optimism。与 Arbitrum 不同,Optimism 的空投分为多轮,共分发总供应量的 19%。最早的第一轮空投可以追溯到 2022 年 6 月,共向 26 万个地址分发了 5% 的奖励。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四轮空投。每轮空投的具体规则如下:
-
第一轮:普通用户和活跃用户按照交易笔数划分,对应1笔交易地址和4笔以上交易地址,以及以太坊DAO参与者、以太坊多重签名钱包用户、Gitcoin捐赠者和跨链桥用户。每个身份对应固定价值奖励,后三者奖励可叠加。
-
第二轮:参与委托治理的总交易Gas费大于6.1美元或币龄大于2000的用户,可瓜分11,742,277个$OP;
-
第三轮:参与委托治理且币龄超过18000的用户,可瓜分19,411,313个$OP;
-
第四轮:10,343,757 个 $OP 被分配给 NFT 创造者;
从上面的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具体的活动设置中,互动次数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互动次数越多的用户通常获得的奖励越多。然而,这条潜规则似乎被ZKSync抛弃了。在ZKSync的空投设计中,ZKsync用户的资格和分配是通过连续四步选拔和计算的,具体规则如下:
-
资格审查:每一个在 ZKsync Era 和 ZKsync Lite 上进行过交易的地址都会根据资格审查标准进行审核,设置了 7 项评估标准来筛选符合条件的用户,比如与非 token 合约交互次数超过 10 次、非 token 合约活跃时间至少为 30 天、在 ZKsync Era 上发送至少 5 笔交易等。
-
分配:在计算符合上述标准的地址的具体奖励金额时,是基于价值缩放公式确认的,该公式根据发送到 ZKsync Era 的金额和这些加密资产在钱包中停留的时间计算时间加权平均值,并据此调整每个地址的分配。同时,参与 DApp 协议的资金将获得 2 倍奖励,这意味着如果你将大额资金转入 ZKSync,长期持有,并积极使用这些资金参与一些有风险的产品,比如为 DEX 提供流动性,你将获得更多的奖励。
-
乘数:满足特定条件的地址可以在分配中获得乘数。这些条件通常持有一些高风险的 ZKSync 原生山寨币或 NFT。
-
Sybil 检测:最后,ZKSync 还会进行 Sybil 攻击检测,确保大部分机器人被过滤掉。它的检测标准基于两个方面:某个 EOA 地址创建后第一个 ETH 的来源,以及 EOA 地址与 CEX 存款地址的交互。其实这也利用了 CEX KYC 的特点。
从具体规则中不难发现,奖励的计算并不涉及互动次数,而是注重单个账户的资金量和配置风险资产的意愿。因此,当结果公布时,很多根据以往经验在ZKSync上互动很多的人或工作室都感到很惊讶,这也是整个争议的根源。因为为了增加获得潜在空投的地址数量,这些用户通常会选择将大笔资金尽可能分散到地址组中。这些地址组通常是数百甚至数千个地址,用小额资金参与某种协议。通过预测一些可能的激励行为,他们通过自动化脚本或人工方式频繁互动,通过完成任务来增加潜在收益。然而ZKSync的空投设定让这个策略失效了,很多频繁互动的地址支付的手续费甚至高于他们获得的奖励,这自然引起了这群人的不满。
而且在X不难发现一大批空投猎人KOL,这群人发布的内容主题都是教大家如何轻松获得项目方的空投,通常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和强大的号召力,因此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向ZKSync官方施压,希望改变这种现状。不过从官方的态度来看,似乎非常强硬,并没有迫于压力而修改规则,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面。而由此引发的对一些可能存在恶行的指责和辩护,正是这场舆论战的看点。
从结果来看,双方的诉求似乎都可以理解,只有从什么角度出发才能判断孰是孰非。但我觉得有些东西值得思考,那就是今天 Web3 项目冷启动阶段的核心价值用户是谁,或者说冷启动阶段应该激励的用户是什么样的用户。
重度交互带来女巫攻击问题,重度产权证明带来垄断问题
空投 rewards for early bird participants have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ld starting Web3 projects. A good airdrop mechanism setting can help projects attract seed users efficiently in the early stage, and at the same time complete user education by stimulating users to use key behaviors of the protocol, thereby increasing product stickiness. This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most Web3 projects have focused on incentivizing interactive behaviors in the airdrop settings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is has brought a disadvantage, which is to lower the threshold for obtaining rewards and make it easy for activities to be attacked by witches. Because interactive behaviors are easy to be automated and batched, this gives a lot of professional teams room for batch operations. When a large number of robot accounts pour in, although the protocol will have a short-term false prosperity, these users usually follow the water and grass and cannot provide power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After receiving the rewards, most of them will cash out to increase capital turnover and thus increase revenue. This incentive mechanism dilutes the number of rewards for those truly valuable users by the project party, which is really not worth the loss.
那么为什么这种机制在早期会发挥很好的作用呢?这自然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那么多类似的专业团队,大多数用户对于这种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势。互动行为还是比较纯粹的,属于真实用户的,这使得激励能够更高效的分配给这些用户。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帮助项目方实现了上述收益。但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这种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有效吸引真实用户。我个人的体会是,以互动为主要激励的空投活动的效果在 Arbitrum 空投时基本已经达到了顶峰。
这也是 ZKSync 想要放弃以互动数作为资产相对大小来识别有价值用户依据的根本原因。但这种财产证明方式也未必没有问题,虽然可以有效识别和杜绝女巫攻击的风险,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就是垄断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均。
我们知道 Web3 项目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自下而上的分布式自治模式。这意味着草根用户(有少量资金的真正用户)的支持是一个项目发展的基本基础。也正是因为草根用户的存在,才有可能涌入一部分鲸鱼用户,形成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形态。毕竟资本优势在大部分场景下还是有的,只有草根用户足够多,鲸鱼用户的收益才会足够大。那么财产证明的分配制度,就会导致在冷启动之初,鲸鱼用户在其早期用户中的收益就已经比较明显,很难对草根用户形成有效的激励,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有凝聚力的社区。
说到底,对于 Web3 项目来说,在设计冷启动机制时,还是需要认真考虑自己产品的价值用户画像,根据当下的环境设计相应的机制。有效激励上述价值用户,同时尽量避免女巫攻击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设计自己的冷启动机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也欢迎大家在我的 X 留言讨论,一起来集思广益,想出一些有趣的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ZKSync空投引发争议,凸显Web3项目冷启动困境
相关:Somnia深度解析:承载创作者经济元宇宙的L1公链与全链协议
原文:淥日报星球日报作者:Wenser进入2024年,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随之而来的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创作者经济的巨大冲击。在Roblox、Meta等元宇宙巨头纷纷将业务重心转向其他领域的同时,作为信息世界核心生产者的创作者迫切需要新的解决方案,让自己辛苦创作的内容得到应有的回报。针对当前众多创作者面临的经济困境,以及区块链信息网络内容缺失的问题,以L1公链+全链协议+元宇宙浏览器三位一体生态为核心的Somnia,有望成为承载创作者经济的后元宇宙时代游戏规则改变者。1.在…